阴历阳历怎么分,身份证上一般是农历还是阳历


农历 , 阴历 , 阳历 , 公历都怎么区分啊??哪些是同一个意思?? 一、时间
阴历:平年十二个月 , 大月三十天 , 小月二十九天 , 全年354天或355天(一年中哪个月大 , 哪个月小 , 年年不同) 。
阳历: 平年365天 , 闰年366天 , 每四年一闰 , 每满百年少闰一次 , 到第四百年再闰 , 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 。 (一年中哪个月大 , 哪个月小是固定的) 
二、天数
阴历: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即月相来确定 , 大月30日 , 小月29日 。
阳历:大月31天 , 小月30天 , 特殊的2月份天数平年28天 , 闰年29天 。
扩展资料:
古今中外有很多种历法 , 可谓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历法 , 某个朝代有某个朝代的历法 。 可以说 , 离现在愈近 , 科学愈发达 , 测试手段愈先进 , 历法就愈科学 。 中国从古到今使用过的历法 , 就有一百多种 。
不过不管有多少种历法 , 都可以归入三大系统:阳历、阴历、阴阳合历 。 三大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计算周期 。 这个周期有两种:一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 , 二是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 。
要真正弄懂三大历法系统的区别 , 必须要先搞清两个天文学概念 。 第一个是回归年 。 据天文学家定义 ,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即一回归年;天文学家又精确推测 , 一回归年的长度是365.242199天 , 即365日5时48分46秒 。
如何把小数点后面的部分合理运用到历法中 , 是天文学家们精心思考的问题 。 第二个是朔望月 。 据天文学家定义 , 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即一朔望月;天文学家又精确推测 , 一朔望月的长度29.530587天 , 即29日12小时44分2.8秒 。 同样 , 小数点后面六位数直接影响一个历法系统 。
参考资料来源:
参考资料来源:

农历、阴历、阳历、公历是啥意思怎么区分的? 阳历与阴历的区别:
一 , 时间
阴历:平年十二个月 , 大月三十天 , 小月二十九天 , 全年354天或355天(一年中哪个月大 , 哪个月小 , 年年不同) 。
阳历: 平年365天 , 闰年366天 , 每四年一闰 , 每满百年少闰一次 , 到第四百年再闰 , 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 。 (一年中哪个月大 , 哪个月小是固定的) 
二 , 天数
阴历: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即月相来确定 , 大月30日 , 小月29日 。
阳历:大月31天 , 小月30天 , 特殊的2月份天数平年28天 , 闰年29天 。
三 , 叫法
阴历:俗称农历 , 通常的称呼月初为某月初几 , 如:九月初八 , 初九 , 初十;月中为:九月十五 , 十六;月末为九月三十 , 称呼后面不加“日”字 。
对于特定的月份有特定的称呼 , 如:一月在阴历上是被叫做“正月” , 如:元宵节是“正月十五” , 新年为“正月初一”;十一月通常被叫做“冬月” , 如:“冬月初六”表示的是阴历十一月初六;十二月通常被叫做“腊月” , 如 , 吃腊八粥的那一天 , “腊月初八” 。
阳历:又称公历 , 通常的称呼为某月某日 , 如:三月十二日 , 四月二十日 , 五月三十一日 , 时间必跟“日”字 。
参考资料来源:

参考资料来源:

如何分辨阴历和阳历???? 阳历是以太阳算的 , 阴历是月亮算的 。
阴历就是我们俗说的国历 , 农历 。 是咱中国几百年的流传 。 而阳历是国外来的 , 俗称公历 。
阳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来设计的历法 , 这种历法起源于西方 。 公转的一个回归年是365.2421897天 , 所以每隔4年就会少了一天 。

推荐阅读